《客观魔幻的城市:盲拍再认识》“走”录尼泊尔(下)

 

POKHARAKATHMANDU的途中,我们试着用另一种方式去记录乡村和城市——随车盲拍。



这些照片全是不经意间的偶然,没有对焦,没有构图,没有目的性。它们是在整个旅程的中后期拍摄的,此时的我们已经领教过加德满都绝望般的拥挤、混乱与破败;领教过巴克塔普尔的古朴、纯粹与相对宁静;更已领教过鱼尾峰神圣的金色晨光。我们几乎认为自己对这里的熟悉,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普通游客的水准,然而这些偶然起意(其实是因为将近8小时颠簸的长途巴士,让我们又开启了“长时间面对一个固定景框时的头脑风暴”模式)拍摄的照片,让我们仿佛再一次的初见这个国度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它们很生动,很多样,很细碎,很富有色彩,充满着生活情趣,充满着我无法理解的建筑审美。即使从客观的角度来说,整体环境并不如意,但人们却也坦然。这个世界看起来不那么的真实,我之前对它的认知,好像过于主观了。但如果将其视为一种客观,我反而觉得这种客观,无法理解,充满了魔幻色彩,我们将这个过程记录了下来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这是一段耗费时间精力,却又逃脱不了的路程。我们乘坐当地最普通的旅游巴士,一路沿着乡间小路、盘山公路、城市主干道,最后进入KATHMANDU城市腹地,共约8个小时。

 

 

 

 

有趣的事情往往来自于认知过程中的出乎意料:这些盲拍并不是随意拍摄的,是带有一定游戏规则的:拍摄设备是CANON 5D MARK II17-40镜头。为了保持每张照片的客观性,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,并将相机端于胸前,镜头垂直车窗对外,双手放松,轻托,试图充当人肉斯坦尼康。相机选用AV模式,锁定对焦距离40,光圈4.0,这是为了释放快门速度,以便于行车途中随机按快门时不会过于模糊。

 

 

而结果却有意外的收获:重新认识城市。究其原因,我认为在这种固定条件的拍摄下,照片可以相对客观的反映这个城市的一些问题:

1、        由于拍摄点和马路的相对高度固定,拍摄对象的的起伏,也就是城市地貌的起伏。

2、        由于相机位置与焦距固定,镜头中对象的大小反映着城市道路的宽窄,也同样反映着城市建筑的密集程度。

 

 

 

3 、由于舍弃了主观取景,而采用盲拍,测光就不能控制,但释放快门的结果是照片不会有过曝或欠曝,只会产生模糊(为了保持进光量,在暗的地方快门时间过长,在行驶的汽车中,就有可能产生对象模糊),这有两种情况:车速是否太快,或者光线是否充足。前者或许可以反映路况,后者则同样可以反映城市密度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然后,为了这些盲拍照片同样可以用来欣赏,我对照片进行了简单的处理,包括平衡矫正(大部分拍出来是歪的)、对比度微调(城市灰尘太大),白平衡(由于是透过绿色车窗玻璃)。但有一点需要刻意明示的:为了保证客观反映城市尺度,响应上面第二点的内容,我并未剪裁图幅,因此所有照片中的角度,都是平视的,建筑的高低,人的高低,车的高低,都是客观尺度;对象事物的远近,也都是客观距离(拍到门楣的那几张,真的是贴着建筑开过去的)。

 

 

 

 

《“走”录尼泊尔(下)》——《客观魔幻的城市:盲拍再认识》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