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作ZAOZUO / 项目WORKS / 记事NOTES / 联系CONTACT

2019年造作建筑己亥散记

2020-01-24


      兜兜转转,冬去冬来,岁末就像是那悬镜之湖中漂浮着的小庙一样,由近及远再及近……人来人往,我们还是我们,我们不再是我们。 


【冬耕】

       这一年,造作建筑仍旧走在探索与实践的路上。有风雨中瑟瑟发抖的乡村普查,有烈日下无处躲藏的团建旅行,有闲暇时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分享会,也有极端繁忙中环环相扣的协调作业……

       这一年,我们的实际推进项目数与总签约项目数的比例,与以往基本持平:10/19。其中概念、方案阶段的完成数量略有下滑,但由于遗留项目的推进,我们的施工图完成数较去年有所上升。这是欣喜的,说明我们可以继续建造,去感受那些经过我们沉思、推敲、争执、甚至彷徨过的建筑们。


未命名-14.jpg


未命名-12.jpg


【春生】

       己亥年初,跟随盎然春意下乡,我们在斜风细雨中接手了磐安县尖山镇乌石村的村庄规划。对我们来说,这是一个人口超过3000,村域面积超过10000亩,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超级大村子。以这次规划为契机,我们重新巩固并优化了自己的乡村调研方法,将村内所有的现存建筑、材料工艺、道路路况、景观场所、村标构筑等进行了影像采集,分门归类,最终整理成册。

       我们虽然一直在试图干预乡村,但我们对这种干预保持着最大的敬畏。乡村的记录和对她的规划与改造同样重要,甚至更具社会意义。

未命名-17.jpg


未命名-13.jpg

【夏长】

       5月份,我们收获了今年的第一个奖项。一个有关小体量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竞赛,主办方是走在国内该领域技术前端的宝业集团。竞赛有3个项目,分别是“乡村住宅”、“水边屋”及“林中屋”。我们都参加了,在专家评分环节,我们分别获得了两个第二名,以及一个第五名。

       对于这个成绩,我们虽有不甘,但从以赛代练的角度来说,我们达到了目的:既初步认知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逻辑,又通过竞赛打磨了由于长期做实际项目导致的对设计排版、过程分析、抽象表达的生疏。


未命名-18.jpg


未命名-19.jpg


【秋收】

       我们照例在9月组织了团队的外出参观旅游,今年我们去的是帝都。朝拜故宫、骑车环中南海,登长城、逛鸟巢,穿越大街小巷、感受微胡同里生动有趣的对话,尝烤鸭,品炒肝,以及,挑战了豆汁儿……不过,本人体验最深刻还是红砖美术馆。其对同一种材料(红砖或青砖)、同一种技艺(砌筑)的不同呈现,配合空间光影及尺度、线条的变化,带来了质感爆炸。有那么一瞬间,我仿佛置身于维罗纳的古堡博物馆中,虽然二者在丰富性及工艺细节上相去甚远,但红砖在通过一种局部光影的尺度变化,谋求建筑空间的升华方面,明显致敬了后者。


未命名-1.jpg


未命名-16.jpg


未命名-15.jpg


【冬往】

       回到开头,己亥已尽,庚子始初。我们确确实实在这一年感受到了经济大环境的压力,以及行业寒冬的脚步(虽然这个凛冬将至也是喊了有些年份了),但我们依旧相信过程,依旧期待成果。对造作建筑来说,从业的乐趣,不仅在于成果带来的成就感,更在于过程带来的未知与挑战。


有时候,它会带着一种形而上的哲学、艺术语境,硬扛这个社会中最接地气,见识最少、思维最僵化的那部分人群。

有时候,它会在你试图呈现技艺的真实性时,由于技艺实施者本身的局限,体现出的却是技艺的伪装性。

有时候,它在发生之前,是属于普通大众的,却在发生之后,改换门庭,宣告了它的地位与权威。

这些都来自于高级动物,这些都非常的有趣。


——沈悦



(详细内容,可点击二维码至公众号查看)

微信二维码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