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作ZAOZUO / 项目WORKS / 记事NOTES / 联系CONTACT

复【述】乡村——一次有关乡建的课堂演讲

2024-08-06


更耕学堂

       2018年10月26日,我们受邀参与了【更耕学堂】第四期的授课演讲。【更耕学堂】是一个新建立的面向社会公开的智库平台,不定期举办有关乡村建设的主题内容讲座,有时请来的是农业方面的专家,有时是乡村物联网的开拓者,有时是像我们这样的乡村设计师。

       作为本期主讲方,我们拟定的课题是【现代语境下的乡村“观法”与“绘法”——独立建筑师视角下的现代乡村营造探索】。主要讲述的是工作室通过这几年实验探索,总结的一系列村落调研及设计方法,以及在这些方法引导下的实践过程与心得体会。不过就像我们始终强调的设计理念一样,这些调研与设计方法,需要有一个语境,所谓现代语境。


现代语境

       从工作室成立之初发表的公众号【何谓“造作”】一文中,我们就明确了自己的设计理念,即不天外飞仙,亦不刻意复古,我们追寻的是一种转化,将传统的,乡土的,自然过渡到当代的,甚至是可能性的未来的。因此这种转化需要伴随现代主义思辨,更需要有一种愤青式的摇滚精神。于是在讲座的开篇我们首先讨论了当下乡村设计的一种误区,即仅用标准化的复制与追求符号化的所谓特色元素,在乡村生产建筑产品,而不是真正的探索与遵循一种乡村的发展规律。

       我们将标准化复制现象作为一个切入口,试图去寻找这种意识形态的根源。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时间线关系,我们将矛头瞄准在以柯布西耶【光辉城市】理论为代表的20世纪初,现代主义理论巅峰时期产生的种种激进规划及设计思想上。这一类激进规划虽然没有完全实现,但在二战后的西方现代城市以及80年代后的我国新城规划中可谓遍地开了朵朵小花。这些“花朵”,也影响着我国21世纪初期开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

       我们将金华磐安著名的乌石村作为对照案例,分析了柯布西耶在这个村子里下的“蛋”。虽然仅从二者的时间空间关系上看,这个蛋是非常荒诞魔幻的,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趣的一些现象:

      1、交通网络将其对城市的撕裂方式带入了乡村

      2、功能分区导致村落空间资源浪费。

      3、几何布局直接造成了新老肌理的割裂

      4矩形结构对村落尺度的突破造成不可逆的不良潜意识植入。


       于是问题来了:在这种导致乡村消化不良的外来思维的淫威之下,乡村需要一种自我认知与自我生长的方法,我们将其称为【观法】与【绘法】。

 

现代乡村观法

       观法首先出发自建筑学与社会学两个视角,再从宏观到微观。我们探讨了4种方式:基底分析、分镜行走、场所记忆、建筑普查。这里就不一一展开,待我们日后针对更多的乡村,进行更多的实践,获得更多的数据再进行深入探讨。

现代乡村绘法

       绘法主要集中于如何营造一个村落,涉及新老风水相地的对比、尺度控制、边界(连续立面)的建立、村落景观系统的建立、建筑新老建构的转化、村落场所要素等等方面。同样由于篇幅的关系,本文亦不细致展开,我们仍旧需要大量的实践来对这些方法进行自我审视与理论批判。



IMG_4459.JPG


微信图片_20240717113435.jpg


2018.10更耕学堂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