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作ZAOZUO / 项目WORKS / 记事NOTES / 联系CONTACT

© ZAO ZUO ARCHITECTURE

www.zaozuodesign.com

折叠与开合——运河小亭驿

概况

运河小驿站是个公益性质的临时建筑改造项目,位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拱宸桥边。十平见方,二米多高,简易木构。我们习惯叫它小盒子,因为方正简单,一目了然。业主希望把原本空置的木屋改造成一个景点驿站,免费提供游客饮水休憩,同时作为街道以及拱宸桥,这座杭州标志性历史建筑的宣传点,销售一些旅游纪念文创产品。

杭州桥西直街这一带,有若干小木屋,做的都是小茶饮、小零售生意。这些木屋对游客来说,是一个厨房:闲人免进。但作为一个免费提供游人喝水休憩的公益场所,小驿站应该是开放、无边界的:随到随坐,随起随走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它更像是一处景观亭或风雨廊。因此,它得足够开放:首先是视线,游客站在街上,透过驿站,直接看向运河。其次是流线,它不该再有“门”,而是一个整体敞开的面,减弱“进出”带来的边界感。最后是布局,柜椅等摆设均靠周边墙面,抛弃了内外之分,也顺便去了中心化。

一个可变形的盒子

但在向游客完全开放之余,驿站还需提供志愿者工作休息,设施储存等功能——它得是个微型建筑。因此,某种程度上,它可以变形:入口位于长边的小平台处,整个立面可向上打开,成为一种遮盖。临运河一面,有四道开启,上半墙展开成为雨棚,内墙分大小两扇,小扇向运河展开,成为景窗,大扇可以随移轨侧向推出,成为街区文化宣传背景板,然后藏在腰部隔板再上翻,成为窗台。

所有活动面由关闭到展开,再到关闭,需要经过一系列固定的程式。或由插销,或经锁扣,或是把手助力,前后有序。驿站甚至因此有了一种仪式感,像上下班一样,切换模式:在闭合状态下,它是个拘谨的小房子,而在开放状态下,它是一处公共休憩亭。

一些遗憾 Some Regrets

拱宸桥周边的建筑是有风貌约束的,改造不能脱离“双坡木屋”的母题。在造价极限压缩的情况下,原本并没有打算改屋顶和结构。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,原始屋檐和黑色铝瓦虽与周边木屋一致,但在本场地中,还是过于厚重了。因此临时修改了方案,在不改动结构的情况下,将立面板材包裹上去,并更换屋面金属板。在这个过程中,海洋板作为主材,它的材料质感被浪费了:其本身是一个需要体现模数化,拼接缝,以及侧边线条的板材,但最终成为了一种简单的包裹。

不过,小驿站作为实验的部分:折叠与开合,在建造中得以呈现,算是一种幸事。


项目地点 :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拱宸桥边

项目功能:驿站

设计团队:沈悦、戴文竹、孟文涛、朱婷婷(实习)、张余婕(实习) 

业主单位:拱宸桥街道

施工方: 刘宝山团队

照明:杭州荣熙照明工程有限公司

项目配合:杭州简与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

摄影:吴清山 


材料:海洋板、阳光板、波浪板 

建筑面积:10㎡ 

设计时间:2024年11月 

建成时间:2025年2月